耐磨性試驗是為了評價油墨在紙張或紙板上的耐磨性或抗磨性而設置的。以下試驗可作為干磨試驗、濕磨試驗、變色變化試驗、紙張模糊試驗和特殊磨損試驗。
在該測試中,使用電機在污染的樣品上移動具有一定重量的研磨塊,每次摩擦57.2毫米(2.25英寸)的預設弧長。一次是指一個磨塊自始至終的完整運動,運動固定在每分鐘43.1次。事先準備好0.9kg和1.8kg(2斤或4斤)兩塊,每塊磨塊的有效接觸面積為25.8mm2,1.8千克(4磅)的壓力為0.07千克平方毫米。
測試程序
在152 * 76毫米(6 * 3英寸)的試件表面涂上墨水,并均勻地涂上墨水。在墨水涂抹區域允許的情況下,墨水會沿著紙面留下很長的痕跡,但不能將試紙切開壓壞紙板。同樣的要求是放置無污染的試件。面積分別為190.5 * 51毫米(7.5 * 2英寸)(干洗)和139.7 * 51毫米(5.5 * 2英寸)(濕洗)。在兩個制作中,垂直摩擦測試是沿著紙板表面進行的,提供的139.7 * 51mm (5.5 * 2in)的標準測試片將用于噴墨打印。
干摩擦試驗
將一個表面沒有墨水的190.5 * 51毫米(7.5 * 2英寸)的試件放在一個1.8千克(4磅)的試件下面,受污染的一面不能接觸到摩擦墊。然后,將沾有墨水的試件放在底盤襯墊上,污染面朝上,并進行摩擦。然后,將摩擦塊放在樣品吊車上,確保它是一個25 * 51毫米(1 * 2英寸)的工件。
摩擦后,檢查試塊下的著墨面和光滑(不著墨)面的痕跡和變化。然后,將兩個試件放在一起,目視觀察變化。用摩擦塊摩擦后,表面應保持清潔。墨汁過多的測試,zui只能有二十五個拓片測試。
【濕擦】用干擦的方法取一張試紙,用0.9kg(2斤)的試片擦一次,在墨水表面滴3-6滴水,壓在試片上。試件就位后,立即按下開始摩擦兩次,檢查顏色變化兩次,并重復摩擦一次,直到印記消失或紙板表面磨平或磨損。
脫色變化測試
取一個139.7 * 51mm (5.2 * 2in)的噴墨試片(有標記,臺北T205手工糊物理試片),將光滑的一面放在測試摩擦塊上,然后用有黑色標記的試片(眼藥水也可以)進行測試。將濕的噴有油墨的樣品浸入水中4秒鐘,取出未摩擦的試紙,檢查噴有油墨的樣品。
模糊測試
用墨水和膠水顏色重新摩擦一個試件,檢查墨水的顏色變化(應記錄該試件上原來的脫色情況)。
油墨脫色測試儀用于測試油墨和印刷品、彩印盒、Ps版感光層的耐磨性和脫色程度。分析了有效印刷品耐摩擦性差,墨膜脫落,Ps版耐印刷性低,其他產品涂層硬度差的問題。該設備的原理是通過被測物與白色道林紙(或白色書寫紙)之間的摩擦來判斷其耐磨性和脫色程度。
測試標準依據:
GB/T 7706-2008浮雕裝飾印刷品
JIS-5071-1、TAPPI-UM486和ISO9000等標準
油墨產品性能指數
用于表征油墨產品的性能指標,如果從儀器測試的角度來劃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定性指標,另一類是定量指標。
1.定性指標。
定性指標測試的目的是對產品進行表征,需要通過使用儀器進行判斷。測試中沒有數值結果。比如油墨的顏色、印刷后油墨的抗粘性、耐磨性等等。耐磨性可以用磨損試驗機來測試,其工作原理是樣品的待測層與摩擦紙在一定載荷的摩擦體作用下,以規定的速度相互摩擦。根據摩擦次數和磨損程度,可以評價油墨的耐磨性。
油墨重要的指標之一是顏色,是終端客戶zui所看重的。顏色大致是由油墨中所含的顏料給出的,當然粘合劑和顏料在油墨中的分散狀態對顏料的顏色也有一定的影響;目前國內企業檢測油墨顏色的儀器主要是平磨機。
2.定量指標。
定量指標是通過儀器測試得到的具體數值,從而對被測指標進行量化。這樣的指標有很多,比如粘度、光澤度、干燥度、細度等等。測量粘度的儀器和方法很多,各個企業采用的標準也不一樣。儀器主要包括板式粘度計、旋轉粘度計和拉雷(落桿)粘度計。光澤可以用光澤計來測試。在這些指標中,有一個zui的重要指標——細度。細度是直接關系到油墨流變性能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細度不好的墨水,zui只能算半成品。油墨其他指標的測試只能以細度合格的成品油墨為基礎。目前,國內企業主要采用刮刀細度計來檢測細度。
